溫室氣體排放量

人類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全球暖化現象已對於人類的永續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企業致力於節能減碳不僅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亦可藉由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降低營運成本。為了掌握公司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因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未來將會要求產業申報排放量之規定,我們自2009年起展開符合ISO14064-1要求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三峽廠、桃園電線電纜廠及桃園壹廠於每年年底前完成前一年度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並通過外部查證,自2022年度起,我們也將開始依據ISO14064-1盤查總公司、大園廠及電表中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完整掌握公司溫室氣體排放情形。
為厚植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能力,我們於總公司開辦ISO14064-1溫室氣體內部查證訓練班,以培育集團各單位溫室氣體盤查種子人員,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有鑑於總公司、大園廠及電表中心尚未依ISO14064-1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因此因此我們僅以燃料油、液化石油氣、柴油及外購電力使用量乘上個別排放係數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的溫室氣體種類為CO2、CH4 及N2O,並使用IPCC第4評估報告(2007)之全球暖化潛勢值計算。
在2021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面(未包含範疇三之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同總計排放20,973.13公噸CO 2e的溫室氣體,其中範疇一(柴油、液化石油氣、燃料油)的排放量為1,616.52公噸CO2e,範疇二(外購電力)的排放量為19,356.61公噸CO2e,整體而言大同在2021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186.34公噸CO2e,相當於降低0.09%。

大同公司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節能減碳

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大幅提高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亦對公司的營運產生不小的風險,大同為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及降低營運成本及風險,繼第1期節能目標到期後,於2019年訂定第2期節能目標,仍以生產廠區劃分,採用單位產品能源密集度為指標,設定以2018年的能源密集度作為基準,於2023年達到再降低6%的目標。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大同透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PDCA的手法來持續提升能源績效,目前三峽廠、大園廠及桃園電線電纜廠已建置ISO 50001,同時我們配合政府現有的能源申報機制,透過年度節電查核計畫於總公司及各廠區執行節能專案,並由安全衛生處進行查核,確保節能績效,2021年我們透過4大手法來進行節能,總計減少969,514度電,等同於3,490.25十億焦耳,相當於減少約486.70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大同廠區ISO 50001驗證情形

廠區建置年份證書效期
大園廠
2016
2020.01.05~2023.01.05
桃園電線電纜廠
2016
2020.01.13~2022.12.27
三峽廠
2015
2021.12.24~2024.12.24

2021年大同節能減碳措施類別及成效

節能措施類別 節電量(度) 節電量(十億焦耳) 溫室氣體減排量(噸CO2e)
製程最佳化減少設備運轉時間
335,262
1,206.94
168.30
更換高效率、低耗能設備
479,891
1,727.61
240.91
集中辦公、作業區域,關閉非必要之空調及照明設備
50,034
180.12
25.12
設備保養、檢修或運轉時間控管以減少洩漏或浪費
104,327
375.58
52.37
合計 969,514 3,490.25 486.70

註:以1度電排放0.502 kg CO2e計算。

大同歷年溫室氣體減量成果

2021年的主要產品能源密集度達成情形,7項主要產品有4項達到能源密集度降低3%的目標,達成率為57.14%,未達標的產品為變壓器/配電盤、通信線及電纜。若以營業額來展示大同公司營運之能源密集度,2021年的能源密集度1,002.60十億焦耳/億元。而在節電率方面,總公司及所有廠區之個別節電率皆超過1%,全公司平均節電率為2.26%,達成目標,我們在2022年的節能計畫摘要如下:

  1. 大園廠:將針對中央空調系統300RT冰水主機群組,導入冰水及冷卻水溫度監視,利用進回水溫差數據建立能源基線,並有效找出設備空/重載時段來調整製冷溫度達節電最佳化,減少工廠空調用電。對外推廣節能減碳,將於2022年7月協助經濟部舉辦「「111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系列觀摩研討會-榮獲金獎節能分享案例」,培育節能技術種子成員服務產業界節能方案,透過節能經驗分享及現場案例實地觀摩,有助參訪企業達成節電1%的目標。
  2. 桃園電線電纜廠:為提升產能並達到節電效果,將於今年汰換電線電纜製程之100B集合機引取設備及CCV3押出機,新模具組提高產品良率維持品質並減少重工及材料浪費,針對傳動系統重新規劃適當的負載容量以利減少多餘的馬力數,採購高效率馬達並增設變頻器,預估一年可節省42萬度電。響應政府「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設置再生能源自發自用,預計3年內完成將近384.75kW太陽光電系統,節能再創能,與政府及企業齊心降低碳排達成目標。
  3. 三峽廠:汰換一組5,000KVA高壓變壓器以利節電。馬達產品生產區、測試區及裝配區照明改善,將老舊高耗能500W水銀燈200盞汰換為LED節電燈具節電率達50%,除省電外LED照明發熱溫度較水銀三峽廠 燈低可減少空調用電,降低尖峰需量約50kW以上。

大同公司第二期節能目標達標狀況(2023年降6%)

主要產品 基準年(2018)
能源密集度
2019年能源密集度 2020年能源密集度 2021年能源密集度 2021年達標情形(目標:降3%)
馬達/發電機
51.8 MJ/馬力 48.45 MJ/馬力 42.25 MJ/馬力 39.75 MJ/馬力
電鍋 35.22 MJ/台 34.03 MJ/台 34.31 MJ/台 34.44 MJ/台
商用冷氣機 55.78 MJ/千瓦 53.05 MJ/千瓦 40.14 MJ/千瓦 42.85 MJ/千瓦
變壓器/配電盤 7,389.51 MJ/百萬伏安 7,257.80 MJ/百萬伏安 8,057.57 MJ/百萬伏安 9,059.99 MJ/百萬伏安 X
機械/數位電表 8.85 MJ/台 7.40 MJ/台 7.33 MJ/台 6.61 MJ/台
通信線* 0.13 MJ/公尺 0.14 MJ/公尺 0.14 MJ/公尺 0.15 MJ/公尺 X
電纜 15.59 MJ/公尺 11.48 MJ/公尺 16.34 MJ/公尺 16.66 MJ/公尺 X

註:以各主要產品於2018年之每單位產品能源密集度為比較基準,✓代表達標,X代表未達標。  機械及數位電表回溯調整2018年之產品能源密集度,原因為原2018年產品產量主要機械表,後配合政策減產機械表及增產數位表,因此調整2018年基準產量為機械/數位電表。